寻找投资蓝海!广东省贵州桐梓商会回家谋发展
栏目:我们的优势 发布时间:2025-09-13
  的“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”,是长征精神的红色传承;“黑”,是地下42亿吨的“黑色黄金”,是工业发展的坚实根基;“白”,是   座谈会上,

  的“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”,是长征精神的红色传承;“黑”,是地下42亿吨的“黑色黄金”,是工业发展的坚实根基;“白”,是

  座谈会上,桐梓相关人员用5个优势向大家展现一个立体、真实、充满机遇的桐梓。

  桐梓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,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黔中经济圈的重要连接点,素有“川黔锁钥”“黔北门户”之称。这里是云贵北上、川渝南下的咽喉要道,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。

  交通便捷,通江达海。县域内拥有桐梓东、桐梓北两个高铁站,黔渝铁路、渝贵快铁、兰海高速、正习高速、金仁桐高速等7条交通大动脉纵贯全境。1小时可达贵阳、重庆两大核心城市,东有遵义新舟机场、西有遵义茅台机场,形成了“高速连环、快铁穿境、双机场护航”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。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超6000公里,实现了“乡乡通二级路、村村通油路、组组通硬化路”,物流畅通无阻,为产业发展和商贸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。

  矿产资源丰富。已探明矿产29种,其中,煤炭储量42亿吨,占全省十分之一,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;石灰岩、大理石、硫铁矿等储量巨大,品质优良,为发展新型建材、化工等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
  农业资源独特。桐梓是“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”,拥有全球保存最好、面积最大、品质最优的原生方竹林,总面积已突破100万亩。桐梓已打造“中国方竹笋交易中心”。全县4个省级农业园区,8个农旅一体化园区,75家省、市、县级龙头企业,1282家家庭农场,641家专业合作社,推动农业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,从传统迈向现代。生猪、牛、羊常年存栏58万头(只)以上。“桐梓方竹笋”“桐梓黔福鱼”荣获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”认证。从田间到舌尖,桐梓正以科技赋能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。

  旅游资源璀璨。桐梓集山、水、林、洞、草于一体,喀斯特地貌景观壮丽。当北纬28℃的温润气候邂逅60%森林覆盖率,年均15℃气温,夏季凉爽,7万个负氧离子/立方厘米,让这里成为成渝“候鸟群”的避暑首选。全县有3个4A级景区、10个3A级景区成为旅游亮点,更有137万平方米康养度假房、2134家乡村民宿遍布城乡,形成“处处皆风景、时时可旅游”的全域旅游环境。

  这里是古人类发祥地。20万年前的“桐梓人”遗址,填补了人类进化史的关键一环。这里是夜郎古邑。西汉唐蒙在此开凿五尺道,连通西南;诗仙李白曾在此流放,留下众多诗篇。

  这里是红色热土。娄山关大捷是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,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的壮丽辞章。

  这里是文化之乡。“中国楹联文化县”“中国灯谜之乡”声名远播,马鬃苗族刺绣、狮溪高腔大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夺目。

  战略机遇空前。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,赋予了贵州“四区一高地”的战略定位,桐梓作为黔北对接成渝的桥头堡,在资金、项目、土地、人才等方面享受多重政策红利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旅游产业化。

  产业方向清晰。我们围绕资源优势,重点布局三大产业赛道:一是生态农业:重点发展方竹、食用菌、中药材、有机高粱的深加工及特色养殖、竹材综合利用项目。二是新型工业:聚焦煤电化、白酒配套、新型建材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。三是文旅康养:大力开发避暑度假、康养旅居、红色旅游、山地运动、特色小镇等项目。

  营商环境优化。桐梓始终坚持“企业为基、环境为重”的理念,我们郑重承诺:为所有客商提供“一站式、全流程、保姆式”服务全力打造“你投资、我铺路,你创业、我服务,你发财、我发展”的一流营商环境。

  桐梓“企业之家”团队坚持每周定期走访企业,深入厂区一线,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,倾听真实心声。桐梓县政务服务中心供图

  今天的桐梓,得天时、居地利、更具人和。求发展、求赶超、求跨越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追求。桐梓积极创新“外部企业+桐梓资源”“外部市场+桐梓产品”“外部总部+桐梓基地”“外部研发+桐梓制造”的新发展模式,敞开怀抱迎接各位乡贤回乡投资兴业。

  据悉,广东省贵州桐梓商会于2025年4月13日正式成立。接下来,广东省贵州桐梓商会将围绕“文旅康养与精品民宿共建、清洁能源与资源合作、农产品深加工与品牌共建、产业配套与园区共建”方向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(文/图 广东省贵州桐梓商会)